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北几岛 (https://www.beijidao.com.cn/)- 科技、建站、经验、云计算、5G、大数据,站长网!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站长资讯 > 动态 > 正文

2月B站指数出炉,UP主“何同学”如何以质取胜?

发布时间:2021-07-26 14:46:35 所属栏目:动态 来源:清博舆论公众号
导读:声明: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清博舆论(ID:newminfo),作者:徐丹丹,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。 二月份B站指数新鲜出炉,低产UP主“老师好我叫何同学”依旧取质不取量,凭借一部作品稳居指数第二名宝座。 根据清博指数平台显示, 今年二月份B站视频总榜指数TO

声明: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清博舆论(ID:newminfo),作者:徐丹丹,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。

二月份B站指数新鲜出炉,低产UP主“老师好我叫何同学”依旧取质不取量,凭借一部作品稳居指数第二名宝座。

根据清博指数平台显示, 今年二月份B站视频总榜指数TOP20共发布作品343个,播放总数高达52583万+次,评论总数为1766552(176万+)。

其中,拥有1400W+粉丝总数的“老番茄”独占鳌头,2月发布作品数7个,揽获3767万+的播放数和42万+的粉丝增量,以1161.27的DCI值摘得桂冠。

UP主“老师好我叫何同学”更是表现不俗,仅仅凭借1部作品,就收获了与榜一“老番茄”同等水平的粉丝增量41万+,视频播放数771万+次,评论数29369,以1154.09的DCI佳绩稳坐B站2月视频指数第二名。

图片

来源:清博指数

与B站“老人”老番茄相比,UP主“老师好我叫何同学”的数据明显更加引人注目。

从指数中可以很明显看到,与B站其他UP主比较,“老师好我叫何同学”可谓是低产中的“低产”——每部作品都经过近一个月的准备与打磨,甚至最长一期作品耗费了他半年时间,视频的镜头语言、转场设计、剪辑节奏、文案撰写、配乐和策划也都由何同学一人完成。

面对如此漫长的等更周期,B站的“看官老爷们”为何总愿意为“ 季更选手 ”何同学“ 一键三连 ”呢?

向下滑动了解指数说明

B站视频传播指数BVCI(V2.0):I通过对B站视频账号的视频发布活跃状况、视频传播热度以及视频观看用户互动情况来综合反映B站视频账号的视频发布传播与影响效果

采用指标:主要通过发布情况、视频播放热度、用户互动反馈情况、账号粉丝数量四大维度进行

采用数据:发布总视频数X1、视频平均播放量X2、视频平均评论量X3、账号总粉丝数X4、账号新增粉丝数X5,具体指标体系如下:

图片

双重身份“何同学”,深刻与年轻并存

“老师好我叫何同学”是谁?他是1999年出生的B站科技数码区UP主,同时也是一名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与管理专业的学生,本名何世杰。

在5G还没有普及全网的2019年6月,“老师好我叫何同学”就凭借一条《有多快?5G在日常使用中的真实体验》的短视频火爆全网,各大官媒争相报道。

近日,与苹果CEO库克的视频连线又一次把何同学一举送上热搜。各大媒体、平台都对此进行了跟进报道,2月26日,关于“何同学”关键词的日信息发布总数达到了峰值。

图片

来源:清博舆情-何同学

正如科普大V河森堡所评价的:“我特别喜欢何同学的一点,在于他同时具备年轻和深刻这两种特质,这个视频即使是以图文形式发出来,都是一篇非常好的科普文。”

身为一名专注科普测评类UP主,何同学对苹果系列、小米透视电视等产品进行了相对深刻的阐述和评价。早在2019年4月,何同学发布的Air Pods测评视频就引发“来去之间”、“魏布斯”等微博KOL的点赞转发,测评视频的专业性毋庸置疑。

而作为一名还未毕业的优秀本科生,一炮走红之后,何同学作为嘉宾参加了央视一套的《开讲啦》、《新闻周刊》等节目,从线上走到了线下,热度不断。“名校在读”、“专访苹果CEO”、“高薪挖人”等更是为何同学打上了“学霸”标签,年纪轻轻却如此优秀,同龄人对这位“别人家的孩子”是又爱又恨。

1999年出身的何同学无疑是年轻而具有创造力的,无论是视频的转场、配乐还是内容的选择都是B站青年群体所喜闻乐见的。《这视频能让你戒手机》命中了当代年轻人无法离开电子产品的病症;作品《“看不见”的未来 小米透明电视使用体验》开头用一段鬼畜新奇的颜文字短片吸引力观众全部好奇。

双重身份的何同学让其作品里的“深刻”与“年轻”并存。也正是这样两种特性,让何同学比其他UP主更多了一层专业与硬核,有了出圈的机遇;与此同时,生动有梗的视频内容打动了互联网的重要群体——年轻人

何同学成为“测评圈顶流”,并不是意外。

“理工男的浪漫”消解严肃与枯燥

在清博舆情中对“科普”关键词进行近7日的分析,可以看到,在情绪分布上,公众对“科普”的感官并不趋于良性。仅有31.05%的网络发声对其怀抱正面态度,而有27.93%的观点对“科普”明确表达了厌恶,科普类内容输出可谓难做,“测评圈”曾经更是止步于小众。但这也恰恰意味着,在智能化的今天,科普类内容输出具有很大发展空间。

图片

来源:清博舆情-科普

而对近7天的“科普”数据进行溯源,可以看到,“什么值得买”、“黑猫投诉”、“汽车焦点网”是科普类文章的重要活跃渠道。榜首“什么值得买”输出28万篇内容,是科普类内容的主要来源。虽然B站仅排第五名,但其用户量之庞大、科普种类之多样、内容之个性化使之成为“ 科普 ”的重要平台。

图片

来源:清博舆情-科普

在B站十周年现场,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也透露了这样一个数据,B站有420万学习视频,1827万人在此学习,是2018年高考人数的2倍,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在线自学平台之一。

2013年B站开创了科技品类,2015年开创了生活和时尚品类。2020年6月B站上线知识区。毫无疑问,B站将成为科普内容输出的重要战场,而何同学走在了前面。

既然在情绪分布上,公众对“科普”二字如此抵触,那么何同学又怎会获得如此庞大之关注?

我们对“何同学”关键词进行了词云图分析,图中可以看到,除“企业”、“科技”等科技、社会类词条以外,“家庭”、“文化”、“精神”等词条也频频出现。结合何同学的作品,我们可以得出结论:是何同学的人文情怀消解了作品的严肃性,是其理工男的“独特浪漫”让乏味的研究对象变得生动。

图片

来源:清博舆情-何同学

在何同学最新视频《整理自己的生活》的结尾,一个出乎意料的新年彩蛋让网友直呼“理工男的浪漫”。而他的每一部投稿作品都不仅仅只是分享更加新潮的科技产品,而是在介绍并联系自身体验的基础上,通过不断尝试不断试错剖析产品背后的故事,将观众带入故事中。

图片

来源:B站截图

在成名作《有多快?5G在日常使用中的真实体验》中,何同学用一首歌的下载来诠释5G速度;《80年代的电脑能做什么?苹果麦金塔深度体验》中,他用一个久远的flash动画和“一个来自1984年的微笑”串联过去与现在;他的600万粉丝福利,更是一张包含所有粉丝ID超大照片,300多张纸铺满了房间。

从叙述视角到粉丝交互,何同学向我们展示了理工男的浪漫与情怀,效果不言而喻。

正如苹果CEO库克所说,“There’s no challenge young people can’t solve and

no limit to the creativity a fresh perspective can bring. ” 何同学再一次亲身向我们诠释:富于创造力并怀抱人文主义是永不过时的。

(编辑:北几岛)

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

    推荐文章
      热点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