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记接口,注解和注解处理器的前世今生
目录
标记接口,注解和注解处理器的前世今生 简介相信大部分的开发者都用过注解,尤其是对使用过Spring的开发者来说,注解是现代Spring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。Spring从最开始的xml配置到后面的注解配置,不论是从编程习惯还是项目的构建,都对我们程序员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。 除了使用Spring自带的注解之外,我们还可以自定义注解。然后通过AOP来对注解进行拦截从而处理相应的业务逻辑。 除了Spring之外,其实JDK本身自带注解,本文将会深入探讨注解的起源和两种不同的使用方式。 更多精彩内容且看:
注解的起源和marker interfaces先看一个最简单的注解:
上面我们将CustUser标记为一个自定义的注解@CustUserAnnotation。 注解其实是在JDK 5中引入的。那么在JDK 5之前,注解是用什么方式来表示的呢?答案就是marker interfaces。 marker interfaces中文翻译叫做标记接口,标记接口就是说这个接口使用来做标记用的,内部并没有提供任何方法或者字段。 在java中有很多标记接口,最常见的就是Cloneable,Serializable,还有java.util包中的EventListener和RandomAccess。 以Cloneable为例:
该接口从java1.0就开始有了。实现该接口的类才能够调用Object中的clone方法。 我们在代码中如何判断类是否实现了Cloneable接口呢?
很简单,通过instanceof来判断是否是Cloneable即可。 marker interfaces好用是好用,但是有一些缺点,比如没有额外的元数据信息,功能太过单一,并且会和正常的interface混淆。实现起来也比一般的interface复杂。 正式由于这些原因,在JDK5中,引入了注解Annotation。 注解的定义注解是由@interface来定义的。创建一个annotation需要指定其target和retention,并可以自定义参数。 我们举个例子:
上面是我自定义的一个注解。 RetentionRetention表示注解将会在什么阶段可见。它有三个可选值: SOURCE 表示只在源代码可见,编译的时候就会被丢弃。 CLASS 表示在class可见,也就是说编译的时候可见,但是运行时候不可见。 RUNTIME 表示运行时候可见。什么时候才需要运行时可见呢?那就是使用到反射的时候。我们会在后面的例子中具体的描述这种情况。 Retention本身也是一个注解:
TargetTarget表示这个注解将会用到什么地方。它有12个值。 TYPE 表示用在Class,interface,enum或者record上。 FIELD 表示用在class的字段上。 METHOD 表示用在方法上。 PARAMETER 表示用在方法上面。 CONSTRUCTOR 用在构造函数上。 LOCAL_VARIABLE 用在本地变量上。 ANNOTATION_TYPE 用在注解上。 PACKAGE 用在package上。 TYPE_PARAMETER 用在类型参数上。 TYPE_USE 用在任何TYPE使用上。 TYPE_PARAMETER和TYPE_USE有什么区别呢? TYPE_USE用在任何类型的使用上面,比如申明,泛型,转换:
而TYPE_PARAMETER用在类型参数上:
MODULE 用在module上。 RECORD_COMPONENT 预览功能,和records相关。 Target和Retention一样也是一个注解。
自定义参数注解也可以自定参数,参数可以是下的类型:
上面我们的自定义类型定义了三个参数:
我们看下怎么使用:
在使用中,我们需要传入自定义的参数,当然你也可以使用default在注解中提供默认值,这样就不需要从外部传入。 在运行时使用注解在运行时,我们可以使用反射的API来获得注解,并获取注解中的自定义变量,从而进行相应的业务逻辑处理。
还是刚才的例子,我们通过getAnnotations方法获取到注解的值。 在运行时是用注解当然是个不错的主意,但是反射用的太多的话其实会影响程序的性能。 那么我们可以不可以将运行时的注解提前到编译时呢?答案是肯定的。 在编译时使用注解要想在编译时使用注解,就要介绍今天我们的最后一部分内容annotation processors。 自定义processors需要实现javax.annotation.processing.Processor接口。 接下来我们自定义一个Processor:
SupportedAnnotationTypes表示支持的注解类型。 SupportedSourceVersion表示支持的源代码版本。 最后我们在process方法中,获取了注解类的一些信息。 有了processor我们怎么在maven环境中使用呢?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maven的maven-compiler-plugin插件中添加annotationProcessors,如下所示:
如果不添加,默认情况下编译器会从classpath中去寻找Meta-INF/services/javax.annotation.processing.Processor文件,这个文件里面列出了对外提供的注解处理器。编译器会加载这些注解处理器去处理当前项目的注解。 lombok应该大家都用过吧,它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两个注解处理器: 很不幸的是,因为我在CustUser中使用了lombok中的log,如果像上面一样显示指定annotationProcessor则会将覆盖默认的查找路径,最后会导致lombok失效。 那应该怎么处理才能兼容lombok和自定义的processor呢? 我们可以把自定义processor单独成一个模块,也做成lombok这样的形式: 这个processor的模块编译参数需要加上一个proc none的参数:
proc是设置是否需要在本项目中启用processor。对于processor项目来说,它本身还没有编译,如果启用就会出现找不到类的错误。所以这里我们需要将proc设置为none。 最后我们的annotation-usage项目可以不需要annotationProcessors的配置就可以自动从classpath中读取到自定义的processor了。 总结本文介绍了marker interface,annotation和annotation processor,并详细讲解了如何在maven程序中使用他们。 本文的例子https://github.com/ddean2009/
(编辑:北几岛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